网络管理发展到今天,历经了三代不同的管理层次,分别是“网络系统管理(NSM)——IT服务管理(ITSM)——面向业务的服务管理(BSM)”,每一层次的网络管理都代表目前的趋势和技术,而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我们看到单纯的网络层面的管理不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技术和用户需求,用户需求的是从服务角度入手的新的更高层次的网络管理,即不仅能管理好网络,更能将网络所提供的服务、面向业务的服务管控好,可以看出,BSM是网络管理的最高境界和层次。
BSM,从字面理解即为业务服务管理,是IT与业务管理手段的一种整合与互补。具体来讲,BSM就是动态把以业务为重点的IT服务与基础IT基础设施之间建立起联系的软件。以业务为重点的IT服务可以是特殊的IT服务或者是业务流程的一部分,但它必须是能支撑所有业务的重要服务。即是说,BSM是这一样一种工具,用户通过其实现保障业务永续、网络通畅、数据安全。
那究竟BSM有何妙用,且慢慢看来。BSM可根据不同的监控系统整合出有效的IT运维信息,给用户带来IT服务方面的优势,从而保证了企业有了充足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从全新的业务角度来定位自身的IT系统,确保了IT服务可管理、可量化。在此基础上,企业能够很好把IT管理和业务管理关联起来,确保相互促进,全面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基于ITIL流程的BSM能够轻松同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整合,从而实现ITIL服务提交和服务支持的流程,方便管理员通过一站式的导航全面了解IT服务状况,简化对整个IT系统的观测。如此一来,企业管理者将会有更多时间用于IT决策,而不是用于了解复杂的IT细节。
为替用户解决更深层次的IT服务问题,很多厂商推出了 BSM解决方案。这是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案,它通过整合IT服务与企业业务,提高了企业的IT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的能力和水平。基于ITIL理念的BSM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如下服务:服务级别管理、IT服务财务管理、可用性管理、能力管理、IT服务连续性管理等。
在 BSM解决方案的帮助下,企业可以感受到全新的IT服务管理模式带来的变化,以前,IT部门更多地关注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当出现宕机故障时,一方面IT部门无法判断故障对业务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到业务部门在面对着复杂的IT系统,只能望而却步。BSM的出现,整合了IT管理和业务服务二者的需求,制定了明确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业务部门不必了解网络网络、主机等复杂的IT技术,只需要了解与自己相关的服务。通过与各项服务承诺进行对照,从而了解IT服务的质量,达到IT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双赢的目的。以前,IT部门救火队式的混乱状况,无法判断其表现的好坏。IT部门是公认的成本中心。现在,IT部门的工作范畴也有了量化的目标,并促进IT部门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变。
这样完善的工具如果能普及自然是好事,但任何新事情的到来都有其不确定性,BSM亦如此,可能很多用户目前的管理层次仍然停留在IT服务管理初步阶段,或者更早的网络系统管理阶段,那这样的网络管理架构匆忙就上BSM是非常不利于管理的,可能不仅不能起到IT与业务有效结合,还能导致业务混乱,IT无序。而事实上从传统的IT服务向BSM迁移这中间存在着许多技术和管理的改进细节,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在架构迁移、实际部署BSM的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基于对BSM市场的调查和理解,建议企业在部署BSM之前,首先实施一些其他的IT项目。这些项目并不是一些零散的应用系统完善的工作,它们将对整个BSM系统的稳固构建提供强大的支撑。一般来说,BSM部署前应该进行以下必要准备:确立基础设施组件与IT服务的关系模型;构建CMDB(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 配置管理数据库;形成资产管理系统;ITIL规范的跟进;引入服务水平管理和业务服务映射技术 (ccw-cnw)。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构建好CMDB,CMDB存储着企业IT架构中设备的各种配置信息,它与所有服务支持和服务交付流程都紧密相联,支持这些流程的运转、发挥配置信息的价值,同时依赖于相关流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实际的项目中,CMDB常常被认为是构建其它ITIL流程的基础而优先考虑,ITIL项目的成败与是否成功建立CMDB有非常大的关系。
总之,随着BSM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投身到BSM的建设中来,也唯有逐步构建好前期先决条件才能保证BSM的顺利实施,以及后期项目的完善和整个服务质量的提升。而那些还处于网络管理阶段的企业不应急功近利,须在充分做好IT服务管理的水平上更进一步,逐步向BSM发展,保证企业的IT管理和业务服务的共同进步。唯有服务才能生存,IT运维管理,终究将走向BSM的大成。
转载请注明:IT运维空间 » 运维技术 » 企业用户面对BSM时的思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