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提高云端数据安全的十条“军规”

admin 安全防护 2023-01-06 431浏览 0

提高云端数据安全的十条“军规” 作者丨Owen Garrett 译者丨陈峻 策划丨孙淑娟 ​​据统计​​,随着云服务在各个新兴行业的爆炸式增长,全球已有 50% 的企业数据存储到了云端。各个企业从中获取到的好处包括但不限于:提高服务的敏捷性、易于扩展、以及更具成本效益。 不过,如果我们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事情就不那么乐观了。一直以来,有不少人认为,将一个企业最有价值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资产,拱手交给第三方云平台,是充满挑战的。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从云服务提供商处,获取 7*24 小时、全天候的安全支持,以保护自己的应用部署和数据存储。那么,光靠云服务提供商的安全防护够吗?显然不够,我们还得发挥主观能动性。 常言道:知易行难。下面我将和您重点探讨云安全的基本概念,以及正确实现云端数据保护的十条“军规”。

责任共担模型✦

云端的安全性,往往需要遵循一种被称为​​“责任共担”的模型​​。该模型规定:服务提供商只对“云服务”的安全性负责,而租户需要对“云服务中具体部分”的安全性负责。也就是说,在使用云服务运行自己的应用时,作为云服务的租户,您仍然需要按比例分担安全配置或管理的部分工作。当然,使用云服务的程度不同,您的责任范围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例如:若您订阅了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则您需要自行负责操作系统的相关补丁和更新工作。而如果您只是用到了对象存储,那么您的职责范围将仅限于数据丢失的防护(DLP)。 虽然具体的应用场景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但是我们有必要从中找出一些通用的准则。例如,绝大多数云服务的漏洞在本质上都能被归结为:错误配置。就算云服务提供商已经为您提供了强大的安全工具,如果您不慎或者是不会用的话,在安全配置中也会存在错误或漏洞,进而会无形中拉低了整体应用服务的安全态势。因此,为了合理有效地构建出云端“护栏”,我们需要在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范围。 在我们开始讨论十项重要的云端安全防护策略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与“传统”信息安全相比,云端安全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

了解云端安全的 3 个关键点✦

由于云基础架构往往处于一个动态的网络环境中,因此其中的各个组件也是不断变化的。总体而言,云端安全性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确保系统能够按照预期运行,并能够维持其整体的安全态势。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如下三个关键性概念:

    边界:传统安全性的本质是基于保护一个受信任的边界,即所谓的“堡垒(fortress)”。然而,分布在互联网上的云服务环境,则具有能够动态衍生出多个相互连接的端点和层次的特点。因此,任何云安全模型都应该以身份认证和访问管理为中心,专注于加强对于可疑帐户的权限管控(这通常需要依赖于行为建模)。 可扩展性:由于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都是动态的,因此云安全框架也应该能够考虑到基础设施的演变。换句话说,它需要了解系统的状态,根据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 监控:随着云端资源的丰富、以及新的攻击源头的出现,针对云服务的威胁态势也在瞬息万变。各种安全风险的激增,漏洞的深藏,以及攻击的复杂化,都需要我们通过持续监控,快速掌握现有云端安全环境的变化,并能够对动态的系统做出及时且积极的反应与处置。

提高云端安全性的十项“军规”✦

规则 1:不要忽视开发用的密钥与证书

由于供职于一家需要每天持续扫描数以百万计的公、私有代码库的公司,我们深知构建健全的密钥与证书政策的重要性。您应该确保自己的开发人员仅使用短期有效的证书密钥,并在投入正式的生产环境之前,撤销这些仅作开发用途的证书,并且应当执行包括检测和管理存储库中的证书等,各项完备的设置与检查。我的一位资深客户就曾指出(https://www.itcentralstation.com/product_reviews/gitguardian-internal-monitoring-review-671614-by-danny):如果有人跟他说,密钥与证书检测并非优先事项的话,他会通过在Google 上自定义搜索,来证明展示证书密钥泄露的危害性。这也正是我为何将其放在列表首位的原因。

规则 2:持续查看默认配置

云服务提供商通常会预先配置好一些通用的访问控制策略。这些策略虽然易于快速上手,但是正是由于其通用性,导致了它们不一定适用于您的真实应用服务,特别是在有新的云服务被引入时,它们往往需要在默认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进行定制化的配置。当然,您也可以通过选择禁用不必要的配置、或未使用到的服务,来减少受攻击面。

规则 3:列出所有可被公开访问的存储

对于云端存储被攻击者通过可开放访问的接口进行入侵之类的新闻,您也许已经司空见惯了。可见,无论您为对象和数据选择哪种存储方法,请检查并确保只公开那些需要被访问的组件和存储。

规则 4:定期审查访问控制

如前所述,云服务的安全性与您的身份认证、及访问管理策略密切相关。随着基于身份的安全系统,在整体安全措施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它们形成了所谓的“零信任(zero-trust)”策略的基础。作为实践,我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实施“最小特权原则”,对云端的服务、系统、以及网络的访问进行安全加固。同时,我们也应当定期安排手动和自动化的检查方式,来审查管控的执行是否严格。

规则 5:利用网络结构

上述类似的规则和实践也适用于网络结构。您应该利用云服务平台提供的控制工具,来构建更高效、更细粒度的策略,实现对访问请求的仔细检查,并按需分流。

规则 6:预防性记录和监控

没有强大的监控和日志记录,我们将无法获悉当前应用的安全态势。通过基于风险的日志记录策略,您不但应该确保违规监控的启用和正常运行,还可以在安全事件发生之后,协助开展各项调查工作。在理想情况下,您应当能够通过 API、或其他机制,在自己的日志系统上,聚合来自各种云端的日志。

规则 7:完善您的资产清单

纵然我们可以使用由云服务平台提供的 API,来减轻库存管理的巨大压力,也应该通过有关所有权、用例、以及敏感性级别等附加信息,通过定制化的策略,来完善自己的云端资产清单。

规则 8:提防 DNS 劫持

各类云服务经常需要通过、并在 DNS 条目之间传递信任关系。因此,定期检查您的 DNS 的正确性和云应用的配置,可以有效地以防止出现 DNS 被毒化、接管、以及劫持等情况的发生。

规则 9:灾难恢复计划并非只是可选项

云服务环境虽然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可用性,但是它并不会提供自动化的灾难恢复 (DR) 服务。您应该全面考虑通过何种级别的投资,来应对云端环境可能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您可以设计一套 DR 流程,以便通过外部帐户、提供商、甚至是在本地环境中恢复自己的应用服务。

规则 10:减少手动配置

云原生安全工具和控制往往是以自动化的形式交付的。请记住,漏洞源于错误配置,而错误配置通常源于手动操作。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需要完成的手动工作越多,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对此,您需要鼓励自己的团队善用、多用自动化,尽可能地使用安全即代码(security-as-code)的方式,保持安全策略的一致性。

小结✦

对于安全专业人员而言,云应用安全的管理是极富挑战性的。毕竟在云端,责任范围变得不再静止,不再清晰,且不断变化。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应对各项新的安全需求、应对新的威胁时,我们不再是单兵作战了。各个云服务提供商平台往往能够提供丰富的工具集,方便我们在安全需求和灵活性之间取得平衡。希望我上文为您提供的 10 条安全军规,能够方便您更全面地制定出防护措施,并构建出更好的云端安全性态势。

继续浏览有关 云安全 的文章
发表评论